查看原文
其他

水稻耘田的历史记忆|阅读

土壤观察 2021-04-27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农史研究资讯 Author 曾雄生

导   读


最近二、三十年以来,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,农村劳动力的减少,化学除草剂的广泛使用,耘田正在从稻田上消失。

文/曾雄生(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)

来源:农史研究资讯公号(2019年6月6日)



图 1.丹江口农民在耘田(2019.6.4 卢长江提供)


这是2019年6月4日朋友卢长江在湖北丹江口市看到的情形。这种情形对我这个小时候在江西农村长大的人来说,一点也不陌生。我们管这项田间作业称为“𨀤禾”。禾指的就是稻。𨀤禾指的就是水稻耘田,即对移栽后的稻田进行中耕除草和培土。


图 2.京西耘田-弥眼儿(2019.6.5王东向提供)


图 3.京西耘田-弥眼儿(2019.6.5王东向提供)


在京西地区对水稻进行中耕培土有所谓“弥眼儿”的说法。据我对南方稻田的生产经验和北京话的意思,以及部分的科学认知的理解,所谓“弥”即填平的意思,“眼儿”即窟窿眼儿,也即插秧时在稻田中留下的脚印(脚印窝子)或稻根与周边泥土的空隙。窟窿眼儿等的存在会影响稻田中肥水的分布,进而影响水稻的生长。因此需要填平。在这个过程中也顺便把田中杂草清除。清除的办法就是把杂草拔起,再塞入田泥之中。拔起再塞回,看似没有必要,但却要了杂草的命,因为杂草的通气组织不如水稻发达,塞入泥中之后,会因缺氧而发生腐烂,成为稻苗的肥料(绿肥),实在是变废为宝。


明代宋应星《天工开物》对水稻移栽返青之后的作业,提到了“耔”,即培土壅根,用意之一就是消除秧苗与泥土之间的缝隙,加厚水稻根部的土层,以促进水稻的生长。原文如下:“凡稻分秧之後.數日舊葉萎黃.而更生新葉.青葉旣長.則耔可施焉.俗名撻禾.植杖于手.以足扶泥壅根.”在宋应星之前,元代的农学家王祯在其所著的《农书》中也有这样的记载,“为木杖如拐子,两手(根据笔者的经验一般是单手)倚以用力,以趾塌拔泥上草秽,壅之根苗之下。”


和“弥眼儿”不用的是,这里是“以足扶泥壅根”,而不是用手扶泥培土。用脚耘耔时为了保证身体的平衡,需要拄着一根木棍。那根拿在手里的棍子,其实没有什么讲究,只是一根普通的木棍而已,但却有个名字:𨀤禾棍,那道作业也称为𨀤禾。禾,是江西、湖南等地人对于稻的称呼。


江西、湖南、湖北大多用的是脚。用脚比较省力。但做工也粗糙一些。这种方法可能起源于江西。东晋江西人陶渊明的《归去来兮辞》中就有“或植杖而耘耔”句。上引《天工开物》关于“耔”的说法,作者宋应星也是江西人。我小时候在江西干农活时,也用的是同一种方法。江西人这种用脚耘耔的方法随着明清时期江西人移民湖南、湖北、四川,即所谓的“江西填湖广、湖广填四川”,又进入到了这些地方,甚至贵州、云南等地。于是有在湖北丹江口看到的情形出现。


“弥眼儿”可能更多是受到江浙一带水稻耘田的影响。在江浙一带,主要采用的是手耘。最早记载手耘的是唐朝的陆龟蒙。陆龟蒙在《象耕鸟耘辨》中指出:“耘者,去莠,举手务疾而畏晚”。南宋陈旉在其《农书》中则要求,“不问草之有无,必徧以手排摝,务令稻根之傍液液然而后已。”


图 4.明代《便民图纂》中的耘田


手耘最初并不需要任何工具。手耘的劳动强度都很大,它要求耘者眼到、身到和手到,即明代宋应星所说的:“苦在腰手,辨在两眸”,加上天气炎热,蚊虫叮咬,使其成为稻作生产中最辛苦的农活。“爬沙而指为之戾,伛偻而腰为之折”。为了减轻劳动强度,也为了加强对劳动者自身的保护。古人从传说中的象耕鸟耘中得到启发,发明了耘爪。耘爪是一种手耘的工具,手耘时套于手指之上,可以提高耘田效率,同时它还能起到劳动保护的作用。根据元代农学家王祯的记载,耘爪“用竹管,随手指大小截之,长可逾寸,削去一边,状如爪甲,或好坚利者,以铁为之,穿于指上,乃用耘田,以代指甲,犹鸟之用爪也。”所以又称为“鸟耘”。

图 5.耘爪


宋元时期发明了一种新的耘田工具和方式——耘荡。这种工具和方式借用了旱地上使用锄头的方法,只是对锄头本身进行了改进。根据王祯《农书》的记载,改进之后“锄头”,“形如木屐,而实长尺余,阔约三寸,底列短钉二十余枚,簨其上,以实竹柄,柄长五尺余。耘田之际,农人执之,推荡禾垄间草泥,使之溷溺,则田可精熟,既胜耙锄,又代手足。所耘之田,日复兼倍。”提高了工作效率,还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。耘荡耘田方法主要用于江浙一带。

图 6.耘荡


但以精耕细作着称的江浙一带,似乎并不是要以耘荡来取代手耘,从后来的发展来看,往往是采用手耘和耘荡的配合。初耘的时候用耘荡,根据社会学家费孝通的调查,“当稻长到相当高度,开花以前,还需彻底除一遍草。这时便只能用手来拔草,因钉耙容易伤害作物的根部。”


手耘和耘荡并行,但足耘和手耘、耘荡在地域分布上似乎存在差异。现有的一些文献材料表明,手耘和耘荡主要存在于长江中下游太湖地区,而足耘主要存在于长江中上游地区。这种分布即便是到了清代仍然没有大的改变。清代江浙等地的少数官员曾致力于推广“脚耘之法”,以提高稻田的种植密度,但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。


不过,不管是手耘、耘荡,还是脚耘,这种着眼于水稻田间管理的耘田中耕正在成为历史。最近二、三十年以来,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,农村劳动力的减少,化学除草剂的广泛使用,耘田正在从稻田上消失。


荐   书



购书链接:









购书链接:

“土壤家”近期文章推荐


土壤就是解决方案

土壤作为自然资本: 农业生产、土壤肥力和农民经济 -- 来自SOILSERVICE项目的政策简报



“环境与健康观察”近期文章推荐
认识垃圾,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
“土壤观察”近期文章推荐
破“土”而出|纪实


我们是“土壤观察”(turangguancha),感谢您的阅读!

欢迎关注,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或转发给好友,长按二维码,识别关注我们


研究成果、行业会议、企业技术案例等传播、推广合作、加入土壤观察读者交流群等请加13926117407微信号(或发邮件至149996384@qq.com)联系了解


如果觉得土壤观察干得不错,请转发朋友圈或点击“在看”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